錯不在𡃁模,而在膠港文化

林忌:𡃁模與書展

在兩年前,小弟做過書展參展商一分子,甚至因貿發局一些膠到無朋友的規定(裝一個13A插蘇收你五百蚊電費,結果我在《蘋果日報》鬧爆TDC,廠佬一向對TDC呢個硬膠官僚機構好激氣,身為廠佬子弟的小弟都一樣,有機會再談)

雖然小弟認為𡃁模們並不靚女,買他們寫真集那個是傻的。但很坦白,如果以𡃁模露肉為理由,就要這群人趕出書展,難免令人O嘴。

講露肉,在十幾年前香港娛樂圈更過份,大家還記得十多年前那些三級片明星嗎,像李孋珍、葉玉卿呀。當年李孋珍被高志森發現有拍三級的潛質,之後高志森便叫她去脫了,當時有人去抗議嗎?香港社會事實上在這方面,比十多年前保守得多。而殘酷的事實是,十多年前女星已經要靠脫去上位,但至少都還算以能力來較量,李孋珍和葉玉卿不再演三級片後的演技是得到肯定。今天的𡃁模比過去三級片女星尺度保守很多,只不過出泳衣照,但今天那個女星有演技?可見趕走𡃁模,都不見得會文化提升。

事實上,真的令人悲哀是,如果書展不是當年以港漫為招徠,帶起了氣勢,今天很多賣文化書的出版商,連一年一度散貨的機會都沒有!以小弟當年那間出版社為例,所有重頭書都要在書展前出,因為書展前不出,第一版很難清貨。還未計為防止舊書積壓影響資金流,一炮過在書展期間將存貨賤價出售的慘事。香港一間出版社的典型資金流模式是,七月最多資金流,佔全年八成以上,之後每個月都是赤字的。趕走𡃁模的結果,恐怕是連這些出版社也一併玩殘。

現時𡃁模們所玩的一套,只不過學日本的Idol Video那種產業模式,首先日本玩法居然在香港行得通,除了文化相近外,相信香港的電車男問題不比日本輕,那到底香港社會發生了什麼事?之後,日本本身有一套很好的看書文化,日本人在火車和地鐵上是書不離手,為何香港搞到搞文化書的朋友,要依賴港漫和𡃁模的帶動,才能每年生存下來,膠港文化發生了什麼事,才是真正的重點。

不過林忌有個建議,小弟很贊成,請《明報》身先士卒,第一個帶頭廢除娛樂版,並且將《明報周刊》停刊算了。商台當年推動本地原創,不播改編歌,不播英文歌是講得出做得到,話雖係膠,但《明報》一邊登𡃁模新聞,一邊時常跟X光社起舞,是不是張曉卿和他的手下們,都練了《葵花寶典》?

但有一點肯定,如果有人去抗議,呢批𡃁模拍的寫真品味低,小弟不反對,拍寫真okay,但唔該果些𡃁模靚女少少,同埋攝影師提升一下美學水平先。

4 則迴響

Filed under 社會批判

4 responses to “錯不在𡃁模,而在膠港文化

  1. tiiiiimo

    博主你好,我個wordpress都係用緊你呢度呢個theme,我想請教你置頂果d「硬膠廣告片段大特集」、「香港無腰骨五毛名冊」之類係點加上去嘅?

  2. firejackey

    @tiiiiimo 分頁

  3. 香港賓拉登

    這與香港人的反智及鑑賞力有極大的問題。……..
    詳細容後再談

  4. 健吾無講錯,反𡃁模又如何,實際上去文化研討會的有幾多,有無𡃁模都無分別。

    尋晚先同朋友講起,影相真係市場供求 …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