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右派就不要藝術與保育?

小弟不單只國籍身份曾經四不像,論好多事情嘅立場,喺香港嚟講,都可能係四不像,我係右派自由經濟支持者,但注重歷史保育,反對拆天星皇后,亦會關心樹木保育呢啲問題。而喺香港呢個地方,小弟知音唔多。我成日都認為,係唔係我有矛盾?

但我睇完許文龍回憶錄後,我覺得,香港無論左派定右派,都有佢地嘅誤區,許文龍嘅經驗,或者對香港人有所啟發。

首先,右派絕對唔係反對環保、藝術呢啲理念,許文龍佢搞樹木保育,佢收藏小提琴借俾人,佢為台南做嘅事情極多,包括將差唔多執笠省立逢甲醫院接手經營,變成一個有錢賺,但可以兼顧貧弱嘅醫學中心。佢支持年青人衝出去搞學運,幫佢寫回憶錄就係林佳龍,民進黨人嚟。點樣同大自然共處,點樣追求美和善,仍然係右派嘅課題,如果只係睇錢,我只可能講佢真係窮得只剩低錢,許文龍大部分時間係去搞呢啲文化保育。

但係,右派同左派唔同地方在於,我地注重環保、弱勢社群,文化等等,但政府唔好立亂叉隻腳埋嚟,唔該。我地民間自己做,係絕對比政府東管西管有效率一百倍,呢個至係右派其中一個真義。教育唔該你俾番我地選擇權,按收入不同派出學券,俾窮人可以讀最好嘅私立學校,但富人讀政府學校都唔該用者自付。醫療唔該自由化,政府唔好搞咁多。而賭博、色情事業合法化,呢啲係人性嚟,政府全力打擊非法槍械同毒品。

今日右派好多時被人鬧,因為好多時右派以為追求GDP,可以唔理環保、文化、弱勢社群,我地有無顯出我地嘅關心?而左派之所以硬膠,因為佢地啲方法個個都係玩人,最低工資係最好例子。而香港啲有錢人無內涵無思想嘅程度,唉,我都唔想睇。

如果香港啲有錢佬肯學許文龍,邊度嚟仇富情緒。

後話:許文龍無乜點讀過書,但點解香港啲有錢佬搞成咁,許文龍唔係,許文龍係日治時期成長,而香港啲有錢佬係五六十年代由中國走出嚟,分別可能喺呢度。所以佢親日,我理解,正如我親英一樣。

3 則迴響

Filed under 香港政治

3 responses to “做右派就不要藝術與保育?

  1. Martin

    應該這樣說,不同的政策都會有左右之分,但不會所有人都是在所有政策上都是左/右,大多數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,當中較多政策用左派思考模式的我們稱之為左派份子,反之則為右派。

    舉例說,以追求平等,以人為出發點的左翼思想,應該是無神論主義者來的,看看政治光譜中最左的共產主義者(中共不是共產主義者,但無關要旨,故不多說)的綱領就知道,但仍會有以追求社會公義的基督教徒自稱左翼份子;又或在經濟理念中,左派的精綷是大政府,讓政府盡可能包攬一切,進行投資,提供就業等。當中凱恩斯經濟學(一個偏左翼的經濟學派)有一個經典的比喻:寧願政府花錢聘請工人在地上挖洞,然後再另聘工人把洞填平,也要製造就業,這樣才會促進資本的流動,工人的薪金會化作消費開支,經濟才會有活力。但在香港以左翼思想聞名的梁國雄議員卻反對高鐵的興建。

    可見不會有人會因已有的左右論述,而把自己所有的行為模式都限定在全左/右的框架之內,做事時只要是覺得有理的就可以了。

  2. Chan Tai

    反對高鐵(根本稱不上高鐵) 不等如反創造就業給本地工人。况且高鐵並沒有限制外勞,工聯會、民建聯等否決限制輸入外勞提議,是否頁心為本地工人,不必多請!高鐵可令本地工人有幾多得益?

    因造價不合理,非必要,理據不足。原全黑箱作業,監管不足,計劃不詳,很多間題未解決如過境檢查,收費分配。勢必引發貪汚舞幣,建設質量、超支失控,利益輸失,營運收支不平等嚴重問題。現在工程已上馬,這些問題解泱未,進度如何亦未見公佈!狗官們造了什甚,進度表嘅?政府669億工程是否應有進度表公佈給市民知卦!
    前車可鑑:廸士尼,西鐵,因為港深高鐵,是與中國高鐵連接,前鈇逍部都長是大貪官,手下很多已被双規,與一個幾乎無官不貪的國家合作,官員只有同流合汚,那會為香港謀福祉!我們庖該說住贊成起高镇的議員、官員及合課者的名字,將來一定要清算的!
    奠女華,工聯,民建,投賃成的功能組別議負、印褲局艮、等導!今日你們口大,他朝年老力衰,失勢或沒有利用價值之時,就是你們得報應的時候。幾何見獨裁暴政有好下場!哈哈哈。如你們有後代,也括不起頊來造人,以你們為耻!

  3. 飛蚊導彈

    可惜不單是富翁,就算是香港的中產人士,尤其是所謂的"五十後",
    所認同的右派主張,都是類似"X子山學會","167動力",尹X哲,魔X師等,
    結合"市場原教旨主義"與"社會達爾文主義",的極端右派主張.

    首先,他們鼓吹發展與保育對立,認為支持保育等於妨礙發展,
    而"發展"對他們來說,正如鄧X平所言,是永恆不變的真理,
    妨礙發展的都是罪人,都是摧毀自己未來的"自殺者"
    由景賢里到高鐵,由田生到機場新跑道,都認為主張保育是"阻住地球轉".

    另外,他們仍然死抱著港英時代的"積極不干預"政策,
    極度推崇"地產霸權",認為他們是"成功人士的榜樣",
    對於任何要管制商家的措施,都認為是"干預市場","破壞香港成功基石".
    無論是禁煙還是發水樓,競爭法還是最低工資,都是不問細節,從原則上反對.

    還有,他們將基層和弱勢社群,還有從事文化藝術,科技等"揾唔到食"行業的人,
    全部打成"失敗者",認為香港搞金融地產等"虛業"屬"行之有效",產業單一並沒有問題.
    而任何扶助科技產業,文化藝術和弱勢社群的政策,都認為是搞共產主義.
    那些主張關懷社會,扶助老弱的人就往往被打成"共產黨人".

    最後,他們仍然相信,回歸以後特區政府的官員,仍會像港英一樣,"憑良心做事",
    一面倒支持政府,認為政府研究的結果一定是公正的,反對者都是"不理性""逢政府必反".

    那些"五十後"大部分更仍是現在香港的中流砥柱,
    所以年輕一代所謂"仇富"其實是他們逼成的.

發表留言